我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故事。
几年前我刚到上海的时候,偶尔我回老家青岛去,回到家里一般都是我做饭,可能是因为我出生在农村,从小家庭条件比较差的缘故;可能是农村的孩子格外过日子的缘故;也可能是潜移默化长时间形成的一种习惯,我们家现做的饭菜基本上都是给孩子吃,剩下的饭菜基本上都是我吃,每次我都把所有剩下的东西搅到一起煮一下,加点自己喜欢的调料,盛到一个大碗里狼吞虎咽地吃。
只要见过我吃饭的人都有一种感觉,彭老师吃的什么啊?这么香,真馋人。每次吃饭,两个孩子也都瞪大眼睛看着我——怎么吃得这么香呢?这时候女儿就会问我:“爸爸,好不好吃?”我说:“你看我吃饭的动作就该知道好不好吃。”女儿不信,就把她的碗推给我,把我的碗拿过去,她拿走以后儿子就会盯着我的碗,女儿吃一口,儿子就会问:“姐姐,好不好吃?”女儿如果说好吃,儿子就会把他的碗推过去,说:“姐姐,给我一点儿。”女儿如果说不好吃,儿子马上就会说:“哈哈,我聪明吧,我就知道今天不好吃。”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。
通常在这种情况下,所有的家长都会认为我儿子很聪明,这样的人不吃亏啊。但是,我的看法刚好相反,我觉得吧,虽然说这种人将来在社会上吃亏不会太多,但是,这种人将来在社会上也不会出什么成绩,不会有太大的作为。试想一下,一个人连自己老爸吃的饭菜,在自己很想吃的情况下,他都不敢去尝试,还要等到别人尝试了、确认好了,自己才行动,坐享其成,这怎么能行呢?这说明,做任何事情他都害怕失败,他都很在意结果,同时也代表了他没有创新意识,他不敢去创新,不敢去尝试新鲜事物,他只会去做确认好了的、有把握的事情,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,他就不会去做,也不敢去做。可能很多家长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这样。
于是,我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,跟儿子交流这件事情,一开始儿子并没有意识到他这么做有什么问题,因为他一直就是这样做的。我说:儿子,表面上来看,你这么做没有什么不对,但是,你想过没有,谁有能力一辈子不犯错?谁有能力一辈子不失败?如果我们不想犯错、不想失败,那么按照你的办法就是少说或者少做、不说或者不做,那么这样下去的结果会是什么呢?
儿子静静地听着,我接着说:任何一件事情我们无法做到让所有的人都满意,只要我们自己对自己满意就可以了。年轻人要勇敢地去尝试,不管结果是对是错、是成功还是失败,最终你会发现你是真正的赢家。要学会欣赏自己,给自己机会去说、去做,别怕说错了,做错了,错了就是在给自己累积经验。如果这个机会我们自己都不给自己,那么我们的经验从何而来?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累积经验的过程,我们需要成功的经验,也需要失败的经验。失败?谁不失败,很正常,那些大企业家,谁没有失败过,失败了我们吸取经验不就行了吗。
在日常生活当中,我们说得越多肯定会错得越多,但是你会发现慢慢地你越来越会说话了,同样的道理,做得越多肯定错得也会越多,但是将来你会发现自己的行动力变强了,敢做决定了。因为,我们每个人都有大脑,大脑是用来思考的,思考什么呢?当然是总结经验,总结成功的经验,也总结失败的教训,最终不论你说话还是做事,都不再瞻前顾后、拖泥带水了。
听了我的话,儿子开始陷入沉思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