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学实证研究已经表明,婴儿的早期教育对个体人格与社会性发展会起到决定性作用,根据婴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不同的时期还会有不同的表现,具体可以表现为:
1、0-1岁:
这一时期的婴儿情绪上还是比较稳定的,而且多数时候都是出于睡眠状态的,只是偶尔会哭闹,这主要与其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有关,如果能及时满足其生理需要,其情绪上的波动而言能自然缓解。
儿童心理专家还要提醒家长的是这一时期的婴儿特别容易受到惊吓,也容易形成恐惧情绪,所以应该尽量远离令婴儿感到恐惧的环境,当受到恐惧感的威胁时,父母及其亲人需要通过如抚摸、拥抱等身体接触的形式来及时安抚婴儿的情绪,并使其安静下来,这样不仅有助于消除恐惧感,也有助于其安全感的形成。
2、1-2岁:
这一时期的婴儿会表现出比较多的哭闹,而且还经常会发脾气,但多与生理需要无关,有些甚至还是一些威胁父母的手段,所以也不用太多理会,如果一直闹下去则可以用一些玩具来帮助其转移注意力,只要能把它哄高兴了,情绪也就自然平静了,而且这一时期的婴儿注意力都不会持续太久,只要看到有趣、新奇的东西,都能吸引其注意力,所以,玩具是转移其注意力的真正方法。
3、2-3岁:
随着婴儿思维的初步形成和发展,这一时期婴儿的教养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性,儿童心理咨询专家为总结了一些简单的方法,如:
(1)善于利用婴儿的习惯倾向:规划良好的作息时间或作息习惯。如按时就寝、睡前讲个小故事、唱段歌曲、亲吻并道晚安,最后熄灯等,当这些都形成习惯时,日常教育活动就会变得简单、轻松。
(2)要求孩子时,尽可能为他留面子,特别是要注意说话的口吻和语气。如临近午饭前为了让孩子把玩具摆放好,可以用多种表达方式,有些家长可能会用比较简单粗暴地命令式的口吻来要求孩子,这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,比较有效的方法时运用建议地表达方式并和他一起来完成这些任务。
总之,儿童心理专家认为婴儿早期的教育需要尊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,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可行,家长不妨多加强学习,必要时也可向儿童心理专家寻求帮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