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1-37621430
首页 咨询项目 关于我们 神光文集 经典案例 咨询专家
手机版本

上海心理咨询

咨询解答| 公益讲座 机构分部| 招聘专区
021-37621430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彭瑞林解读人生 >

疫情期间孩子拿着手机不愿上网课的原因!

时间:2020-05-19 21:32来源:上海心理咨询中心 作者:上海心理咨询 点击:
    今年的疫情肆虐全球,给世界、给人类带来巨大挑战,到目前为止,全世界确诊病例超过470万,死亡30万以上,仅美国确诊病例就有152万之多,死亡达到了9万多人。而中国,在此期间的表现可谓一枝独秀,是当前全球最安全的国家。
    在抗疫期间,开设网课也成为保证孩子们学习,防疫抗疫的一项重要措施。从春节刚过,全国各地大、中小学校都开设了大规模的网课。在某种意义讲,网课既解决了孩子在家就能上课,又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风险,可谓是一举多得。
    但网课毕竟是一个新的教学模式,大多数在校老师都没有教授网课的经验,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做准备,面对屏幕,老师无法像学校上课一样与学生正常互动,只能凭着自己的感觉进行授课;学生也没有时间逐渐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方式,就被动进入了上课状态。但在疫情这种特殊条件下,师生只能是仓促上阵,因此导致网课过程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。
    网课初期,孩子们对这种新的教学方式都怀着好奇的心理,面对着手机学习,一方面学习了知识,一方面自己还能整天拿着手机?孩子们的感觉特别好。但是,随着网课时间的增加,上课的进度也在加速,家长慢慢发现,孩子的自制力开始出问题了,有些孩子直接退出课堂玩游戏,有些孩子特别烦躁,有些孩子注意力无法集中,还有很多孩子特别排斥网课。
    在这种情况下,有的家长还能抽出时间陪伴和监督孩子学习,有的家长因为工作原因不可能全程监督孩子,只是在一边干着急。此时,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状况:老师在网上讲课,学生在家里玩手机,家长在一旁抱怨。
    这时,焦虑担心的已不仅仅是家长了,还有上课时看不见孩子的老师。因为很多时候老师在提问时,一些学生已经退出了,还有的学生既答不出问题,也不交作业。无奈之下,老师只能找家长。
    有一位妈妈跟我说,这段时间,最害怕的就是手机响,因为孩子的所有老师几乎每天都会给她打电话,让她监督孩子上网课。可是,妈妈要上班,哪来时间监督孩子呢?
    面对落下的那么多课程,很多老师牺牲休息时间来给学生上课、甚至补课,但学生根本不领情,眼看这个学期就要结束了,可教学任务却还有一大截,只能硬着头皮赶进度,最终适得其反。面对如此尴尬的情况,老师也一筹莫展。
    令很多家长和老师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:
    一开始,孩子们都喜欢上网课,怎么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不喜欢了呢?
    以前爱学习的孩子,为什么现在也不愿意上网课了呢?
    以前很听话的孩子为什么现在也阳奉阴违,如此排斥网课呢?
    孩子为什么上网课会如此焦虑、烦躁不安呢?
    这些问题是因为网课这种形式不适合孩子,还是因为孩子太依赖手机呢?
    下面,我就详细地为大家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委:
    第一、心理因素:内力与外力
    我常说:孩子就是孩子,孩子遇到困难想逃避很正常,孩子贪玩很正常,孩子抗压能力弱很正常,孩子自制力欠缺也很正常,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孩子。反之,如果一个孩子过分的自律就不正常了。虽然,孩子自律是所有家长都希望看到的,但是现实中,过分自律的孩子压力会很大,往往存在太多的隐患。
    当孩子的内力(自制力)出现问题后,是需要外力(父母的推动力)帮助孩子战胜困难,帮助孩子养成一个面对困难、解决困难、延迟满足、自律自强的习惯。
    第二、习惯
    很多父母替孩子想的、做得过多,导致孩子对父母形成一种过分的依赖,这样的孩子抗压能力就会比较弱,养成遇事逃避的习惯,不敢面对,也经不起诱惑。
    一个良好的习惯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,它会伴随着孩子的一生,是孩子成功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所以,家长要让孩子从小就认识到良好习惯的重要性,并且要帮助孩子养成面对困难不逃避的习惯。要让孩子明白,真正的困难要远远小于想象中的困难,要做到面对困难不逃避,面对诱惑不为其所动,为孩子未来展翅飞翔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    第三、生理因素
    生理因素是导致孩子网课期间出现各种问题最重要的原因。
    在疫情肆虐时,在封城、封足期间,大多数成人在家里呆着都会感觉特别烦闷、难受乃至憋屈。其实这期间,孩子的难受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成人。
    我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这么一个现象:刚学会走路的孩子特别活泼,只要睁开眼睛,就像打了鸡血似的,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,不是玩、就是闹,不是疯,就是睡觉,包括吃饭他们都不会安静下来,除非给孩子手机玩或是看动画片,才会稍稍安静一点。很多家长都感觉自家孩子像是有多动症似的。
    第二个现象:幼儿园的小朋友平常走路基本上是以“小跑”为主,爱说、爱问、爱笑、爱动,这些都是他们可爱的天性。
    小学低年级学生跟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,走路也是以“小跑”为主,从小学五、六年级到高二,很多学生会从“小跑”改为“快走”,无论是去干什么,都是蹦蹦跳跳的,走得都比较快。
    这时候,如果发现孩子过于文静,过于稳重,或是走路经常是慢悠悠的,家长们就要注意了,这不是很好的事情。通常情况下,这样的孩子还会伴随着经常性的“累”或是疲惫出现,这都是出现问题的早期症状。
    高三、大学的孩子,走路基本上跟成人一样了,他们开始变得稳重或是文静,此时的孩子应该是阳光而不张扬,稳重而不沉闷的。这个阶段的孩子走路如果出现经常性“小跑”或是“快走”,说明孩子的焦虑度不小;相反,如果走路有明显的“拖”的感觉,也要引起家长高度的注意。
    三十而立,人开始变得稳重起来了,给人有安全感,能够支撑起一个家了,平常走路是“一步一个脚印”。四十到五十岁的人是成熟阶段了,也是最美的人生年龄,他们最喜欢的往往是稳稳坐下来;六十岁的人喜欢静,因为经常会感觉到累,所以,休息时喜欢依、喜欢靠;七十岁的人走路慢,累了就喜欢躺着休息。
    以上这些现象,反映出什么问题呢?
    这就是生理规律:年龄越小,生理机能越健康,能吃、易饿、吸收好,肠胃功能好,身体也好,免疫力强,也容易出现冲动;年龄越小,身体的平衡力、协调力越好,所以,孩子的精力特别旺盛,时时都像打了鸡血一样,喜欢动,而且没有疲惫感。
    年龄越大,生理机能老化的程度就越大,人越来越笨拙,越来越喜欢安静,做事越来越有力不从心的感觉。
    假如父母和孩子吃了等量的饭,如果父母身体正常的话,吸收的就比较少,因为他们的生理机能在开始退化,需要的热量也比较少;如果生理机能失常,吸收的多,就会长胖,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年龄大的人越来越胖的原因。
    孩子就不一样,吃多少,就吸收多少。吃得多,饿的快,都是因为生理机能健康,食物吸收后全部将转化为热能,热能再转化为精力,精力就像身体里面的一团火,所以孩子们就喜欢动、喜欢说、喜欢笑。
    这期间如果不让他动,孩子旺盛的精力就得不到释放,就会出现焦虑。所以,孩子喜欢动就很正常,反之,如果过分的安静就不正常了。
    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,网课一开始,孩子拿着手机上感觉很好,但是慢慢的,孩子坐不住了,没耐心了,“坐住”的时间在逐渐缩短。如果强行压制自己坐下来,就会感觉自己焦虑度在上升,注意力也开始无法集中。此时,孩子们根本就学不进去了,上课对孩子来说就成了一种煎熬,只能用“玩手机”来调节自己。
    但是,很多老师不理解这些缘故,为了赶进度加长了网课时间,一讲就是几个小时,这对孩子来说是特别残酷的,也是不科学的,这样完全扼杀了孩子对学习的积极性。盲目的赶进度,最终的结果肯定适得其反。
    如果老师能够适当改变一下教学方式,把1个小时的课程改为两个25分钟,中间穿插一个10分钟的游戏什么的,帮助孩子释放一下情绪,我相信,孩子们上课的积极性和效率都会成倍上升。
    疫情期间,我做了一项调研,就是关于网课的学习效果。调研结果基本符合我以上的分析:研究生在家里上网课比大学生好,大学生比高中生好,高中生比初中生好,初中生比小学生好一点儿。
    前两天,听了一个笑话,一个高级双语幼儿园,以前这个幼儿园的孩子背诵唐诗、识字、英语什么的在当地特别有名。疫情期间,幼儿园他们担心孩子流失,于是也开设了网课,在网上教孩子们背唐诗、学英语。最终,很少有能“坐得住”的孩子。
    网课开设了一段时间之后,幼儿园想收点费用,没有一个家长愿意交纳,家长们说:孩子根本就没学到东西,因为坐不住。
    孩子在网课期间如果出现以上问题,我不建议随便给孩子贴标签。什么孩子出问题了,厌学了,有网瘾了,对手机依赖了等等,贴标签容易,撕下来就难了,就算强行撕下来还会有那种胶粘在上面,很难除干净。
    当孩子过剩的精力得不到有效的宣泄,得不到有效释放,孩子焦虑的情绪就会上升,就会影响学习,学习效率就会降低。此时,不要着急,只要带孩子稍微动一下,问题就能解决,当家长和老师明白了这个道理后,我相信大家就能够理解孩子了,也能够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学习计划,帮助孩子度过这段特殊的时期。